2019年12月26日,图书馆VIPMF中心组织2019级MF上海班学生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上海金融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此次活动由2019级MF上海班班主任王丹老师带队。
阴沉沉的天气丝毫不能阻挡大家参观学习的热情。师生们首先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这栋建于1920年的石库门建筑,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起点”人物群像,他们是参加中共一大的来自7个地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与2位共产国际代表雕像。1921年7月23日,来自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还有包惠僧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秘密汇聚在上海法租界的贝勒路树德里3号(就是如今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
紧接着师生们跟着讲解员进入参观,纪念馆分为“序厅:起点”、“前仆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和“尾声:追梦”五个部分,纪念馆内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鸦片战争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实物、报刊、书籍和照片等。漫步在纪念馆展览厅,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历史面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查看每张照片,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参观完中共一大会址之后,同学们又来到距离不远处的上海银行博物馆。上海银行博物馆是目前国内馆藏最丰富、珍稀文物最多的金融行业博物馆。博物馆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汇通天下、西风东渐”展示了中国传统信用机构,包括钱庄、银行、票号和典当等相关文物与展品,以及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外资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设立及其活动。第二部分“岁月流金、曲折前行”展示了华资金融机构的兴起与发展、国民政府金融体系和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以及国民政府金融管理措施及其体系的崩溃。第三部分“励精图治、海纳百川”展示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建立与发展,以及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新成就。
同学们通过浏览老照片,老文件,了解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这是上海成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开始,更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起点。博物馆内各式的钱币,也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在我国发展的不同时期流通货币的种类,感受到了我国金融业在建国前的兴衰荣辱和建国后的快速发展。此外,博物馆内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蜡像和实物展览,生动的向同学们展示了清末明初上海的钱庄办理业务的情景,同学们不仅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还对上海百年金融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感受到了上海金融中心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深厚金融文化底蕴的认同感。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与革命先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了解到革命成功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颇深、收获良多。
撰稿人:方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