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面对面|业界导师王涵为学生讲授《宏观经济分析》

发布者:徐野林发布时间:2025-06-05浏览次数:10

2025315日至16日,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王涵率资深宏观研究团队走进中国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为2024MF学生带来《宏观经济分析》系列讲座,并参与"业界导师面对面"交流活动。此次系列讲座通过"理论重构-全球洞察-中国方案"的逻辑链条,系统解构宏观经济分析新范式。

讲座开场,王涵老师便以当下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作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如何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存量(Stock)与流量(Flow)的双重视角分析框架。通过对比传统经济学"生产能力决定论",他着重阐释了资产负债表等存量指标在评估国家经济实力中的关键作用。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样本,揭示汇率波动与国际资本流动如何通过财富转移机制冲击新兴市场,指出泰国等国经济崩盘的本质在于未能构建有效的跨境资本防火墙。这一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随后,王涵老师构建了"生产-价格-转移"的三维分析模型,进一步剖析财富积累的本质及影响因素。存量财富的获取主要源于生产积累、价格操控和财富转移这三条路径。生产积累是通过 GDP 等流量的逐步增长来实现存量提升的过程,犹如滴水穿石,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积累财富的途径。价格操控方面,发达国家往往借助货币宽松政策,如降低利率,为市场注入大量廉价资金。这些资金流入资产领域,推高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钱的价格”——利率变动对存量财富进行的再分配效应,一部分人或群体因资产价格上涨而财富暴增,而另一些未能及时参与其中的则可能面临财富相对缩水。

财富转移则更多地展现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复杂博弈。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国际资本力量,对新兴市场实施控制与收割。王涵老师以美国利用广场协议操控日元汇率为例,日元汇率大幅升值,日本出口遭受沉重打击。随后,大量国际资本趁机做空日本经济,致使日本资产价格暴跌,海量资本如潮水般外流至美国。日本国内的产业体系遭受重创,竞争力急剧下降,进而陷入了“失去的三十年”经济停滞困境。

讲座尾声,王涵老师将视野聚焦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逻辑与战略智慧。他强调中国经济转型绝非简单模仿他国模式的"技术移植",而是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土壤的创造性转化。他指出中华农耕文明的协作基因孕育出中国独特的宏观调控体系,其辩证思维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引。"法与时移"的理念强调政策需随时代演进灵活调整,反对教条化套用西方模型,主张在"守正""创新"间寻找平衡点。回溯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生产力不足”的困境,当时政策侧重于全力提升效率,以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发展至今,面对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的新挑战,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公平与分配,力求实现共同富裕。伴随着这一发展脉络的转变,相应的政策也处于持续的动态调整与优化之中,彰显出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王涵老师总结道,中国正在书写一部不同于西方范式的发展史诗,这条道路既需要防范国际资本“剪羊毛”的风险,更要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内生动力,在安全与发展、效率与公平的天平上找到最优解。



讲座间隙,王涵老师参加了“与业界导师面对面活动”, 与同学们就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等前沿议题展开了更深入的探讨。王涵老师鼓励同学们拓宽视野,深入研究经济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并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中,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在复杂变量中把握主要矛盾。他勉励同学们作为科大的优秀学子,要胸怀家国使命,关注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为国家经济金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业界导师面对面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储备,更激发了他们对经济金融领域的探索热情,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 2017 图书馆VIP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大东区管理科研楼
电话: Email:tscy@ustc.tsg211.com